公司动态
服务消费增长打造超大市场新引擎
一场活动能释放多少经济能量?
刚刚结束的苏格兰超级联赛给出了答案,现场观众总数达243.3万人。更引人瞩目的是“1元大钞带动7.3元周边消费”活动,形象地诠释了服务消费如何发挥杠杆效应,盘活地方经济。
“苏超”将激活“足球+文旅”新消费场景。
“苏超”的火爆并非特例。
随着影视游、赛事游不断兴起,小米经济、块经济蓬勃发展。这些现象揭示了中国人口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明显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的巨大市场已经证明了其独特的优势。
刘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价格研究所研究员接受三里河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巨大市场的优势不仅在于14亿多人口对商品的巨大需求,还在于对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巨大需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让我们更直接、更深入地挖掘内需潜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以便利准入、融合业态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这是针对“大量新消费需求向服务业集中”趋势的重要发展。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年,全国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口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39.7%上升到46.1%。 2025 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预计将增加进一步下降至46.8%。
2024年,我国服务业零售额同比增长6.2%,超过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为63%,是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消费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服务业态创新和相关产业成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十五五”规划提出“推动服务业高效高质量发展”。这有利于激发消费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也有利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
如何推动服务业高效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是重要内容。
历年,中国服务业不断扩大开放。电信、医疗卫生等领域开放试点不仅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快速持续增长,也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比如在医疗领域,以外资医院为试点,满足各类健康需求,推动引进医疗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在电信领域,外资企业正在参与增值通信服务,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运营经验。
如今,服务业联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外国投资来源。 2025年1月至9月,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109.3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70%。
随着开放对于服务业来说,中国市场不仅成为全球优质服务资源的“重力场”,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的连锁效应。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为全球服务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发优势,为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演进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服务消费市场之一,但这还不是终点。
中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的优势。展望“十五五”,随着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更加开放、高效、优质的服务消费体系不仅将深耕国内需求,也将抓住全球新机遇,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迷里川”工作室) 上一篇:高城市消防局精炭福祉研究所开展保护“夕阳红 下一篇:没有了
